数据记录是清洗消毒过程合规性的核心环节,需满足可追溯性、完整性与防篡改要求。以下是具体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:

一、数据记录内容
根据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》(WS 310.3)及ISO 15883标准,需记录以下关键参数:
| 参数类型 | 具体内容 |
|---|
| 基础信息 | 设备编号、操作人员工号、清洗程序名称(如“手术器械-高温消毒”)、启动/结束时间 |
| 过程参数 | 预清洗温度、主清洗温度、消毒温度、消毒时间、压力值、喷淋臂转速、消毒剂浓度 |
| 结果验证 | 灭菌合格标识(如F0值≥12)、微生物检测报告编号、化学残留检测结果(如pH值) |
| 异常记录 | 故障代码(如E05“消毒剂不足”)、中断原因、处理措施 |
二、数据记录方式
根据设备功能,可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记录:
1. 设备内置记录系统(推荐)
操作步骤:
清洗结束后,在HMI触控屏选择“Data Log”或“Report”选项。
确认记录内容(如温度曲线、压力变化图)完整后,选择“Export”或“Print”。
通过U盘导出电子记录(格式通常为CSV/PDF),或直接连接打印机生成纸质报告。
示例:
2. 第三方数据管理平台(适用于规模化应用)
操作步骤:
设备通过物联网(IoT)模块(如Wi-Fi/4G)自动上传数据至云端平台(如AWS、阿里云)。
登录平台账号,在“清洗记录”模块查看实时数据,支持按时间、设备编号等条件筛选。
导出数据时选择“加密压缩包”格式,防止传输过程中数据泄露。
示例:
3. 手动记录(备用方案)
适用场景:设备无自动记录功能或网络中断时。
操作步骤:
在《清洗消毒记录表》(见下表)中填写基础信息与过程参数。
由操作人员与审核人签字确认,存档至少2年。
模板示例:
| 日期 | 设备编号 | 程序名称 | 温度(℃) | 时间(min) | 消毒剂浓度 | 操作人 | 审核人 |
|---|
| 2025-11-05 | GZ-001 | 手术器械-高温 | 132 | 45 | 3% H₂O₂ | 张三 | 李四 |
三、数据存储与合规要求
存储期限:
存储介质:
审计支持:
四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| 问题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|---|
| 数据导出失败 | U盘格式不兼容(如NTFS) | 格式化U盘为FAT32或exFAT格式,或使用设备支持的无线传输功能(如蓝牙/NFC) |
| 云端数据同步延迟 | 网络信号弱 | 检查设备Wi-Fi连接状态,或改用4G模块;联系IT部门优化网络带宽 |
| 纸质记录字迹模糊 | 记录时笔尖压力过大 | 使用防水、防油墨渗透的专用记录笔(如Pilot VBall系列) |
通过规范的数据记录流程,可确保清洗消毒过程符合法规要求,同时为质量追溯与持续改进提供依据。若设备支持自动化记录,建议优先使用以减少人为误差;若需手动记录,务必确保信息完整、签字真实。